文章

顯示從 5月,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Management works in the system; Leadership works on the system

品客們覺得管理者同領導係一個角色定係兩個角色?可能有點混亂,但他們可以是同一個人,只是處事方式不同,但結果卻可以有非常大的差別。管理以執行任務為本,而領導則是引導團隊前進的人。以下是兩者之間的區別: 1. 管理是執行者,而領導是改革者。管理方針確保公司運作順利,而領導是將公司帶向成功的方向。例如,當公司遇到挑戰時,管理作風可能會採取保守的方法,而領導模式會提出創新的想法,以應對變化。 2. 管理偏向複製他人,而領導主張原創。管理通常會遵循過去的成功模式,而領導則會思考如何創造新的機會和方法。例如,當市場環境變化時,管理可能會繼續遵循過去的策略,而領導則會思考如何創造新的市場機會。 3. 管理模式注重系統和結構,而領導則更關注群眾。管理通常會花時間設計公司的組織架構和程序,以確保每個人都在正確的職位上工作。領導則更關注團隊成員的需求和意見,以便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并鼓勵他們發揮創造力。 4. 管理通常是仰賴控制,而領導則傾向構築信任。管理通常會設置規則和限制,以確保一切運作正常。領導則會通過建立關係和信任來激勵團隊成員,從而達到更好的結果。例如,當團隊成員面臨問題時,管理可能會采取命令的方式解決問題,而領導則會與團隊成員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5. 管理注重做事的方式和時限,而領導則更關注內涵與緣由。管理會盯著結果,而領導則會放眼更大的目標。領導會鼓勵團隊成員思考問題的根本原因,藉此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例如,當公司面臨挑戰時,管理可能會專注於解決問題,而領導會思考如何達到更大的目標。 6. 管理傾向3接受現狀,而領導則勇於挑戰。管理通常會接受現有的狀況,並試圖使其更好。領導則會勇敢地挑戰現有的狀況,以創造更好的未來。例如,當公司面臨壓力時,管理可能會專注於解決問題,而領導則會思考如何改變公司的文化和策略,以應對挑戰。 概括地說,管理和領導模式之間存在許多區別。而最大的差別在於一方偏和對事,一方偏向對人。兩者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在合適時應該要選用對的模式,一種主守,一種主攻。但在很多成功企業中也偏向使用領導模式,因為他們都明白到,公司的成功要素是「人」。

Individually, we are one drop. Together, we are an ocean

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現實中要請到一個高質人才並非易事,所以我們更需要透過提升協作力來增進工作效率和公司業績。本周短文想和品客們分享一個「集體人才」概念。透過聚集各領域的員工是可以超越個人人才的。然而,僅僅集結一個跨領域團隊並不足以實現「集體人才」,必須將個人才能和信息組織化。要實現這一點,必須創造一個有效的企業文化,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分享意見,並不害怕被批評或犯錯。心理安全是實現這一點的關鍵,而要創造一個心理安全的環境並不容易。人類有著追求榮譽的天性和深遠的階級觀念,使得創造一個讓人們自由分享意見的環境變得更加困難。 從職場教練的角度,創造一個心理安全的環境有兩個需要突破的要素。一個是我們下意識地想要表現自己,以取得「瞬間的勝利和他人的讚賞」;另一個要素是人們受尊卑的概念所束縛。在一個階層關係中,「下屬」聽從「上級」的話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則。即使雙方有不同的意見,只要這個規則得以維持,就不會有衝突。然而,只要維持這個規則,就永遠不會有從下往上的「不同意見」。 這種現象不是由任何特定的個人引起的,而是由人類的天性和傳統的企業文化造成。如果不認識到這個前提,僅僅談論心理安全並不能在現實中實踐出來。 如何改變現狀呢?好像四季酒店便是業內其中一個可參考對象。公司政策主張員工們自行判斷應如何解決問題和接待客戶。讓員工們自由地分享和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助提升服務的質素和工作效率。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要讓所有員工更有效地分享知識和能力,必須創造一個文化,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分享意見,並且不害怕被批評或犯錯。這需要心理安全,而要創造一個心理安全的環境,需要創造一個能夠讓人們自由分享意見的階層文化。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那麼這應該是「不需要許可,就能去做」。

Luck is what happens when preparation meets opportunity

在生活中,許多人常常會用「運氣」來解釋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有些人認為運氣是一種神秘的力量,是來自於命運的安排,不可預測也不可控制。實際上,真正的運氣並不是這樣的,它是由「準備」和「機會」所衍生出來的。這個想法或許有些出乎意料,但是,讓我們來談討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看「準備 - 自我裝備」這個因素。準備是指我們在遇上機會前所做的準備功夫,包括技能的訓練、知識的積累、心態的磨練等等。如果我們沒有充分的準備,即使機會降臨,我們也不可能抓住它。因此,準備是我們掌握機會的基礎,是我們在運氣面前不會手足無措的保障。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正在尋找一份新的工作,你需要先備好自己的簡歷,準備好自我介紹,學習如何在面試中表現自己,這些都是你在面對機會時所做的準備工作。如果你沒有做好這些準備,即使有一個好的工作機會出現在你的面前,你也無法抓住它。 跟著來看看「機會」這個因素。機會是指我們所面臨的環境和條件,包括外部環境的變化、市場的需求、可能性的產生等等。如果我們沒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適應能力,即使準備充分,也無法在機會面前抓住想要的東西。因此,機會是我們實現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們能否把握運氣的關鍵。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正在尋找一份新的工作,你需要密切關注市場的動態,了解哪些公司正在招聘,哪些職位缺乏人才,這些都是你在掌握機會時所需要的敏銳洞察力和適應能力。如果你沒有這些能力,即使你做好了準備,也沒有機會讓你展現出來。 綜合上面兩個因素的關係,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運氣並不是一個神秘的力量,它是由準備和機會所產生出來的。儘管有些人會說這位求職者運氣真好,竟然可以被選中,但看了以上的分析,我們得知他是基於有足夠的準備,因而把握到他想要的機會,所以運氣又怎會是神秘的東西?成功的追求就像是一個沒有盡頭的旅程,我們需要不斷地前進、學習、成長,才能在這個旅程中越來越感受到運氣的存在。

Leadership is not about being in charge. It's about taking care of those in your charge

圖片
久違的電視劇文章,不是影視推介,只是借劇情作為引子和大家分享職場相關的事宜。相信很多朋友最近都會留意到一部有關警隊教官的日劇,當中的教官常常說到「就算是讓罪犯逍遙法外,也會把栽培放在首位。」品客們對這個概念有什麼意見? 傳統領導以指令和層級來帶領團隊,實行的是結果論。下屬犯錯時會把責任推給上司,某程度上也合乎邏輯,因為他們是依從上司的指示來行動。結果是,領導的能力將影響結果的好與壞。失敗時會歸咎於領導,而成功時也只會歸功於領導。最後作為下屬會在犯錯時被上級責備,但永遠不會在成功時分享到勝利。 以上的描述看來荒謬,但這樣的團隊架構仍然在很多企業中實行。反觀現代的領導模式會更接近劇中教官所做的事情,過程可能錯漏百出,但最終會得出更佳的結果。 首先,領導並不是,也不會永遠是正確的,所以一言堂的模式只會阻礙公司的發展。如果決策和方針是經過團隊一致認同才實行,這樣不論是成是敗,大家也有一定的責任。失敗是步向成功的過程,讓團隊經歷錯誤是作為領導的工作,因為人是需要透過這過程來成長。優秀的領導懂得把控下屬的錯誤,適時帶領他們走回正路,並引導他們從錯誤中成長,而不是單純防止他們犯錯。正如劇中所說,栽培比眼前利益更優先。想公司持續成長,團隊的同步成長是關鍵。員工得到重視,備受栽培,能夠與公司一起進步,一起成長,有誰會考慮離開這樣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