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be afraid to give up the good to go for the great
近年很多公司都出現「裁員潮」,但同時大量專業人士在考慮轉換工作或職業。無論是哪個專業人士,在著手轉職業之前,都需要先仔細思考如何提升技能,並在新領域建立人脈網絡。但除了這些常見的考量因素,還有四個關鍵且容易被忽略的問題,以下分享希望能幫助你在轉換職涯道路上更加順利。
首先,你轉職的動機是什麼?有時答案很明確,比如你一直鍾愛攝影,並已將技能磨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是時候將副業轉正了。但有時,轉職的念頭可能源自於對現有工作環境的不滿,如惡劣的上司或是令人不快的公司文化,而非對新領域的實際熱愛。職涯重塑往往耗時且影響重大,因此弄清楚自己究竟是想轉換工作領域,還只是想逃離目前的處境(此時轉換部門或公司可能更合適)至關重要。
其次,如何以最小的試驗方式驗證自己的假設?我們常常會認定某個解決方案,如重新進修或跨足某專業,能解決我們的職涯煩惱。然而,即便你的直覺大致正確,在細節上仍有許多未知數有待探索。我曾經有一位客戶,她堅信自己想轉行做花藝師,而我建議,先去與一位花藝師工作了一天後,立刻發現保鮮作業時的寒冷環境對她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思考一些小規模的方式,如資訊性面談、工作實習、閱讀相關領域的書籍和自,以及向該領域人士打探工作的弊端等,都能有助於發掘隱藏的假設,並提出反駁證據。
還有,你的可承受時間有多長?由於進入新領域經驗較少,轉職通常意味著短期內薪資水平可能會下降或晉升受阻。不過長遠來看這往往是值得的。我另一位客戶,原本在某上市公司工作多年,後來參加了一個非營利組織實習計畫。雖然薪資大幅減少,且她與新同事的連結也感到困難,但最終她成功培養了所需的技能和人脈,最終得到賞識而晉升為領導職位。這最終結果是成功的,但前提是她先前已儲備了足夠的財務緩衝。如果你的承受時間較短,也許需要採取較小幅度的階段性轉變,維持現有技能和人脈網絡,以維持接近目前薪資水準。例如,你可能是一名民事訴訟律師,夢想成為電影導演,但直接轉型可能會導致沒有人願意給予你往績相稱的薪酬,因此不妨先轉到娛樂法律領域,鞏固在業內的人脈,為後續轉型導演做好準備。
最後,你的備用計劃是什麼?職涯轉換難免伴有一定風險。當然,留在現有職涯道路上也有風險,因此無論選擇哪條路,都值得採取緩解措施。你可能會熱愛新領域,但討厭所在公司,或者低估了新創事業獲得盈利所需的時間。可以嘗試進行「事前死亡」演習,考慮可能出現的潛在困難,並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比如,你可以在第一年優先發展人脈,以便在不喜歡第一份工作時,能夠順利轉到另一份,或者在未達成某個銷售目標時,是否可以貸款的可能性。
我們常常不願意訂立備用計劃,擔心會「破壞好事」,或者給人「不全心全意」的感覺。畢竟在轉職過程中,我們常需要克服家人和密友的懷疑(「你為什麼要放棄辛苦建立的職涯?我們要靠什麼生活?」),因此自然傾向於過度樂觀。但保持現實的觀點,認清潛在障礙,對於日後的成功和適應能力至關重要。
轉換職涯可以是一種振奮人心的過程,讓自己保持理智,並能在更多領域展現自己的才華。思考以上四個問題,有助於應對轉職過程中固有的風險,讓過渡更加順利。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