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have the unique ability to listen to one story and understand another
最近在網絡上讀了一篇有關參與職涯教練(Career Coaching)服務後的感想文。本周想借這篇文章來分享什麼是職涯教練服務 - 純個人立場!
文章是由一位當時是失業的碩士生所寫。他讀了某教練的文章一段時間後,覺得不錯,所以便嘗試他的服務。內容大致提到這教練要求他做一些已做過的自我評估測試只為收取費用,更甚是教練並沒有善用這報告來協助他。在簡歷編寫上也只是在文字運用和英文文法上提意見,並沒有針對內容和策略。最後當事人也提到教練沒能給予他職涯規劃的提案,服務完成後他只感到被騙的感覺。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第一個反應:難怪教練服務遲遲未能普及。第二個反應:為何服務過程會這麼差?當事人已讀了這位教練的文章數年,照理他是接受這教練的風格,當中是什麼地方出現問題呢?當然單憑短短的文章,加上是單方面的意見,我是沒能力找出問題。所以從基本來分享對職涯教練服務應有的期望,好讓大家作參考。
首先,任何形式的諮詢服務,教練都會提供一個不收費的簡短面談。在這次交流中,當事人有機會更深入了解教練的風格和服務內容是否適合,並能從中得知最小3個資訊:1. 清晰的價目、2. 將要進行的諮詢次數(是相方討論出來)、3. 為協助當事人達到目標而定的諮詢框架。當事人應在了解後才決定是否要與這位教練合作。
針對文章所提到的內容,自我評估測試是根據情況,和教練的風格來決定是否需要。個人為例,雖然有評測認證,但我比較相信與當事人交流得到的資訊,只在特定情況才會提供評測,也有教練以評測作為諮詢的起點。有部分評測是需另外收費,但這些費用是評測提供機構收除,並不是教練收取的附加費,這也是我盡量小用評測的原因,自己也不喜歡被收附加費。而教練也應為當事人提供詳細的報告解說,不會是為做而做。根據不同報告,當事人除了能增加自身的了解,更重要是得到改進和提升的方向。
文章也提到對簡歷編寫服務的不滿,大家要特別留意這不是每位職涯教練也有提供的服務或相關服務不是最佳的提供者。其實早在十多年前,我也曾用過專業簡歷編寫服務。但結果卻比想像中有差距,因為他們只是基於我提供的簡歷作修飾,最終還是要自己寫。現在自己作為職涯教練,是小數不提供簡歷代筆服務的教練,我是提供策略上的諮詢。我深信大家都是有能力編寫自己的簡歷,問題大多是要用什麼角度和方法來介紹。所以找出針對不同公司和職位的策略才更有助得到面試和工作機會,語言上的修飾相信並不能帶來太多的效益。
最後是職涯規劃,也是職涯教練服務的重點。大部分朋友會把職涯教練和招聘代理混合使用,期望有助在短時間內搵到一份人工高、福利好、有前途、同最重要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但這不是職涯規劃的原意,規劃是為更長遠而作的計劃。失業搵工只是冰山一角,難以看到其最大的效益。職涯規劃是由釐清想法和方向,到達標或滿足理想的一個規劃過程。人們常在失業時進行規劃是因為正身處改變的環境,好像有需要重新規劃,但這服務更適合在職人士,因為他們沒有現實環境的迫切性,可以冷靜分析和思考,認真地面對前路。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