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cess is to be measured not so much by the position that one has reached in life as by the obstacles which he has overcome

繼續上周的話題,理解問題核心後,行動可根據立場的改變和結果論,來協助我們得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處理事情的觸發點多是由自身出發,以第一身的立場來看事情,能最快把事情解決,但成效不一定是最佳。好像在設計工作中,設計師憑他/她的喜好來完成一件作品,雖然並非刻意但他/她會不自覺地在能力範圍內進行。結果會受其限制束縛,只有他/她得到完成的滿足。

第一身立場作為過程方案是較有效的,我們不能無視自我,但過度自我會演變成自大。基本上所有問題也會牽涉到他人,所以有第二身立場。設計師的工作是為客戶透過設計來達成一些目的,單純設計師喜好很難滿足客戶需求,所以從對方的立場出發會得到更有效的成果。

最後是環境立場,以整間公司、全國、甚至世界作為考量點。簡單來說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概念。當事人,牽涉其中的人,和事件以外的人也能感受到問題的解決。設計師與接洽人員討論及了解對方的需求,透過第二立場來達成對方的目標,滲入第一身立場來保留設計師自身的優點。最後配合環境立場,帶出環球視點,創造出非基於需求的方案,給公司帶來新機會,給顧客帶來新鮮感,給員工帶來新方向,給設計師帶來新高度….

考慮到篇幅,結果論將留待下周與總結一起分享。品客們也可自行嘗試合併層次與立場的概念,看會得出什麼的想法。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提升一對一會談成效的實用建議

送愛的選擇:給你摯愛一份特別的聖誕禮物

Conflict is inevitable, but combat is op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