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

早幾年不論報章雜誌,電視電影或各大媒體也會時不時就用到“Win•Win”這個詞,大家也把這當做口頭禪。確實由那時起,身邊很多人也會把雙贏放在思考中,其實這是一個大進步,雖然大部分情況也沒有達到。 

雙贏與否其實只是一線之隔,分別在於重點放在事情上還是問題上,看似是一樣,下面就來深入討論一下。 


何為專注於事情?
「事情」在字典中的解釋:與特定對象相關的責任或事件。從這得知事情不單在談及一件事,還包括人在其中。如果把事情與人連繫,就很難會得出雙贏局面,因為就算一位無私奉獻的上等人,如過程偏重了某一方,結局會因差異而使得難以定斷是否雙贏。

有人會說利益不是一切,他/她在行善或助人後得到的快樂遠比得到名利多,這是否也是雙贏?你有什麼見解?

在一般情況下,例如在辦公室與同事之間出現意見不合,當中不一定包含名利,只是雙方也感到自己的想法更好,所以才會出現爭辯的情況。在這種情形,如焦點放在事情上,大多情況也難以得出雙贏結果。


所以就需要把焦點放在問題上!
看完對「事情」的分析,相信各品客也了解到何為「問題」了吧!對的,就如字典的解釋:問題的意思是需要被討論解決的困難。不論雙方意見分歧有多大,就算私下有著心仇大恨。最終不管是用了A君、B君,甚至是C君的方案,大家都是贏家。因為每個人所追求的也是找尋出最好和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既然各自也得到所要求的結果,當然每位也是贏家吧!


所以今天要談的大概就是在爭拗當中要怎樣做才可以把焦點放在「問題」,並得出雙贏結果。以下給品客們分享兩個思維模式:

1.先禮後兵
不用急於發表自己的想法,學懂聆聽才是成功的關鍵。用最開放的態度來了解他人的想法,不要執着於自己的方案才是最好。重點是 - 我們現正談如何雙贏,目的不是要大家選你提出的方案,而是找尋出最好的方法,所以不論你覺得你的方案有多好,在未被大家認同前,這也只是眾多選擇方案之一。

轉個角度:聆聽他人的分享,也有助於你解說自己的方案,當然這又離題了!


2.將心比己
這也不難理解,就是去考慮對方所追求的是什麼,但說來容易,要做到是多麼的困難。所以重點在於溝通,既然大家目標一致,同坐一條船,如果相互能了解,絕對能事半功倍。


在辦公室常出現的情況,很多人會覺得同事很清閒,但自己就忙到去廁所都無時間。撇除管理不善和特別例子,如果你有這想法,或許你們之間出現了溝通不足的情況。不明原因?歡迎聯絡或留言作更深層的討論。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提升一對一會談成效的實用建議

送愛的選擇:給你摯愛一份特別的聖誕禮物

Conflict is inevitable, but combat is op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