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還是材能
以下是在回家路上聽到的一段對話:
太太A:早幾日呀仔拿他的測驗卷比我睇,50分,話合格喎,我地果時60分先係合格呢!
太太B:唔係,小學50分,中學先係60分麻
太太A:都唔記得了,唉!衰仔成日唔合格,拿50分都覺得無問題
太太B:係呀,依家小朋友合格就算呀……
由於對話是在電梯中聽到,所以內容比較簡短,但可以想像得到那位拿50分的小朋友沒有得到他/她期望的待遇。
太太A:早幾日呀仔拿他的測驗卷比我睇,50分,話合格喎,我地果時60分先係合格呢!
太太B:唔係,小學50分,中學先係60分麻
太太A:都唔記得了,唉!衰仔成日唔合格,拿50分都覺得無問題
太太B:係呀,依家小朋友合格就算呀……
由於對話是在電梯中聽到,所以內容比較簡短,但可以想像得到那位拿50分的小朋友沒有得到他/她期望的待遇。
如果以考試肥老來說,憑着豐富的經驗,自問稱得上是專家,所以很了解合格與不合格之間的鴻溝之寬闊。雖然同是一分之差,49分到50分或99分到100分的份量比74分到75分之間有著天與地的距離。但這不是重點,想說的是那位小朋友雖然只是拿了50分,剛剛合格的分數,但這是一個在沒有溫習的情況下拿不到的分數。單由分數作評論,你絕對可以說他/她不是高材生,但不能說他/她沒有付出努力。對話中大概可以想像到小朋友的媽媽非常不滿50分這個分數,但對小朋友而言,如果這是偶爾得來的合格,雖未至於想得到稱讚,但會期望不被怪責。
對大部分家長而言是無法接受50分的,但這是他們的角度,不是小朋友的角度。如公司說你表現欠佳,這是公司的角度,不是你的角度。你會因公司的這個評語而改善和提升?如果會,是什麼原因?如果不會,是什麼原因?
如跟上述對話的太太有同感,不解為何小朋友會對緊緊合格的成績而滿意,可嘗試在他們的角度思考,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發。如果你要求的不是分數,而是小朋友能成材,或許可與我們聯絡,這是有方法的,可針對不同情況給大家提供協助。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