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哲學

大家曾聽說勤力不一定能為我們帶來成功的說法嗎?有沒有想過或許偷懶才是王道? 

先來定義勤力和懶惰。勤力的做法是願意花長時間及持續性的。反之是只花極少時間,而且是三分鐘熱度。大家可否同意以上定義?還有什麼其他想法歡迎在留言提出。 

那為什麼勤力不是成功關鍵?因為還有更多要素比勤力重要,例如取向、意願、方法和計劃等。雖然以往曾提及持續性是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但首先是要滿足以上要求。 

以瘦身和減肥作為例子:取向是你要有瘦身和減肥的想法 |意願是你期望的成果,追求的結果會影響接著的進行 |方法是運動方式或食物選擇等 |計劃是如何把所定的方法實踐出來的行動安排。簡單來說就是有效率和合適的目標制定。 

相比勤力做不良的目標,偷懶做優良的目標會有更佳的成績。偷懶表示用較短的時間和持續性較低。每天花3小時步行,持續6個月和每天1小時高強度訓練,持續3個月,那種會更有效率? 

以上分享是基於環球市場的變動,身邊很多朋友絕對表現得比以往上進和勤力。但大部分人也是根據眼前情況見步行步,沒給自己定什麼目標,行動上也因欠缺清晰而有所保留。你對這種情況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建議可提供給我身邊的朋友嗎?期待與大家深入探討!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提升一對一會談成效的實用建議

送愛的選擇:給你摯愛一份特別的聖誕禮物

Conflict is inevitable, but combat is op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