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假意作選擇
大家Happy New Year!! 今天是新一年的第一篇短文,好高興是為了給上周在Instagram回應而寫的一篇追加文,透過視點轉換或許可為大家帶來一些新的想法。回覆大致提到未能為改變踏出第一步,因為不想承受隨著改變而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沒有信心應付改變所要求的附加努力、堅持和恆心。原因是沒有非必要改變的理由,所以選擇安於現狀。
不知道大家在吃著美食時,有出現如果有什麼吃就好了的想法嗎?我常常也會有這個想法,當吃著不喜歡和不美味的食物時。如果改變的念頭出現時,請嘗試正視面對,這或許是內心給你發出的求救訊號。
不知道大家在吃著美食時,有出現如果有什麼吃就好了的想法嗎?我常常也會有這個想法,當吃著不喜歡和不美味的食物時。如果改變的念頭出現時,請嘗試正視面對,這或許是內心給你發出的求救訊號。
把問題套用到現實的情況,轉工大概可覆蓋回覆中提及到的所有不安和顧慮。但這些不安和顧慮是從何而來?是從想像!有些人考慮是否要轉工時,他們會用正反兩面來作比較。現在所做的是正面,轉工後的是反面,因為改變對他們代表着與現在不同。但要如何在現實和幻想中作比較和選擇?最後不是只可以選擇現實嗎?因為幻想選擇不了。
當你說選擇坐經濟客位是因為價錢合理,購買商務或頭等客位是浪費金錢,有錢也花在旅途中的食住玩時,其實你並沒有作選擇,你只是排斥了經濟客位以外的選擇。因為一開始你已決定了要去買經濟客位,商務和頭等只是存在的選項,並不是你選擇中的選項。如果航空公司說現在要送你一張機票,有經濟,商務和頭等三個選擇,你仍然會選擇經濟客位嗎?不論你作出怎樣的選擇,相信結果也是經過衡量與比較而得出來的,而這是真正選擇時會進行的思考模式。
當一個説要轉工的人回答你他決定保持現狀時,大概他是進行了排斥選擇。但一個得到A公司和B公司提出的邀請,還決定保持現狀,這就是他作出的選擇。在考慮要不要作出改變時,其實改變是你的選項還是選擇?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