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7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It isn't that they cannot find the solution. It is that they cannot see the problem

人生就是徘徊於各種大小的問題之中。品客們做決定時曾有猶豫不決,不確定什麼是合適的選擇?這周同大家探討解決問題的想法,讓面對問題時能迎刃而解。 要解決問題,先要知道問題是什麼,讓我們從六個理解層次打開序章: 1. 環境 - 當下處於什麼環境?有什麼可用的資源?外在因素是我們控制不了的,換個角度來審視已擁有的資料,很多時會給你帶來驚喜! 2. 行為 - 人的行為模式是有規律的,內向的人不會突然變得外向,但不代表不能改變。認清自己的需要,針對地作出調整,讓轉化後的行為創造出不同的結果。 3. 能力 - 學習是無止境的,能力透過學習而提升,昨天做不到的明天或許就能做到,不要因失敗而放棄,知道失敗原因就是成功的鎖匙。 4. 信念 - 人的獨特之處在於其信念,受學識和經歷所影響。衝破原有信念有助加快成長,但也是最艱辛的道路。 5. 身分 - 生活賦與我們多重身分,作為公司員工,或作分公司產品的用家,不同身分對同樣的事也會有想法的差異。 6. 價值 - 價值不局限於金錢,滿足感、成功感也是驅使你做出某決定的重要元素。 下周接續分享三個立場和結果論,協助找出問題背後真正的問題,得出想要而非需要的結果。對我們的資訊有興趣請Follow和Like,每周五有不同的分享!

Mindset is key. See the opportunity, not the problem

上星期六作為教練身分參與了一個義務活動,給一班身體或心理上有缺陷的青年朋友提供教練服務。開場時主辦方作介紹時提到,我們不是「Disabled People」,是「People with Disability」。很同意他的說法,因為每個人也有其缺陷,只是他們的相對較明顯。其實無記性、慣性拖延也是缺陷,更甚是明明可以做到而不去做,反而歧視一些本能上有困難的人。 活動以個人特質評測作為主題。用意是讓他們更了解自己,意識到每個人特質的不同,引致處事方法和態度也有差異。這些差異並不是針對他們而出現,只是人本來就有不同特質。評測結果會列出24個特質,每個人特質的排名也有不同。當中分成三個等級:1. 無意識個性 - 是我們很自然便會流露出來的特質,2. 協助性特質 - 在特定情況下會被激發出來的特質,3. 隱藏的特質 - 需要我們刻意運用或在極端情況下才會展現。 這些特質並沒有強弱之分。透過評測有助測試者找到自我提升的方向。能刻意地運用自己的隱藏特質,也能避免受無意識特質所影響。24個特質排名不分先後分別是:創造力、好奇心、判斷力、好學、多角度思考、勇敢、毅力、誠實、熱情、有愛、善良、社會智慧、美和卓越的欣賞、感謝心、希望、幽默、靈性、饒恕、謙遜、謹慎、自我調節、團隊精神、公平和領導。 活動中聆聽了很多他們的故事,協助他們了解到人們怎樣受其特質所引導而作出某些行動。怎樣運用不同特質來作出較合適的決定和得出較有效的行動?如果品客們對上述評測有興趣可聯絡我們,評測本身不是重點,怎樣解讀結果和如何制定之後的計劃,將有效促進大家得到有目標的成長。

Tough Times Never Last but Tough People Do

圖片
忍耐在某定義上是一種美德,因為忍耐衍生出堅持。曾聽過「忍無可忍,還需再忍」這話嗎?現實中忍耐阻礙我們成長,減慢我們的進步。 人類因為不能忍受炎熱而發明冷氣機,不能忍受黑暗而發明電燈,不能忍受暴政而出現革命,不能容忍愚昧而發展出不同的思想。就是因為不想忍受,我們才有進步的動力。 不合理的容忍是昂貴的,這浪費時間、造就得過且過的結果,更甚是創造失敗和讓機會溜走。容忍著自身不能忍受的事,讓我們情緒低落,無止境地降低標準。 放縱容忍只會讓我們退步,我們會為容忍付出沉重的代價。「不能容忍」是向前邁進的動力。創造和改變的原點就是基於對當下的不滿而開始。發掘自身痛點,認真面對,那就是推動成長和進步的起點。 想像那些讓你感到有壓力,不滿,不能接受的人/事/物消失了,你會覺得怎樣?有什麼能使這些不滿消失?讓我們協助你找出真正的痛點,並將其消滅!

You can't talk about mango without experiencing the taste of mango

品客們知道「咨詢」和「諮詢」有什麼分別嗎?一個係有佢講無你講,一個係互動交流,教練諮詢服務正是後者,你才是整個對談的主導!  最近同客戶們交談時問及他們為什麼會接受教練諮詢服務。因為這個服務在香港,甚至亞洲地區也還未普及,作為服務提供者也很好奇。起初大家也是有懷疑教練怎樣幫他們,而且為什麼要找專業人士,又不是面對著什麼大事,如果什麼芝麻綠豆事也搵教練幫忙這不是很奇怪嗎? 最後大家願意接納教練服務大致有兩個原因: 1. 朋友和上司推薦 - 他們從身邊的人得到的資訊是,你想練大隻都會搵健身教練,為什麼想事業有進步唔試下搵個專業人士幫下你?如果你話唔知教練服務做乜,你又有無嘗試去了解下?又唔係叫你同佢簽終生合約,試過無用咪搵其他途徑,一千幾百食兩餐都無左啦!唔知係咩就無視,當初啲人話搵心理醫生幫手都怕這樣果樣,現在咪又係成行成市。機會是自己爭取,又想要贏在起跑線,又唔敢去試新嘢,咁你咪成世做追隨者,跟住人地走囉! 2. 問題就係問題 - 很多人有個錯覺,要搵專業人士幫忙就更係大問題,小事搵朋友傾下就解決啦!這確是事實如果問題解決了。但會找教練幫忙的人很多時也不是有大問題,也不一定是自身無力解決,甚至沒有時限的問題。客戶們的分享,他們都是因為理解到無論大事小事,解決不了的就是問題。就算是自尋煩惱,但影響到自己,會感到困擾,不論問題再細,這不也是問題嗎?搵專業人士幫忙解決也是很正常,就好像感冒會睇醫生,癌病也會睇醫生! 以下和大家分享一件一般人也會覺得是芝麻綠豆的小事 - 今天晚餐食什麼?這是真實案例,我曾幫助一位初創老闆想晚餐食什麼。事緣他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客戶(當時是唯一客戶)從外地到來和他見面。我們討論點包括菜式,地點、時間、價格、店內坐的位置、衣著、食飯過程,和後續等等的問題。大眾們可能覺得這是和朋友討論也可以解決,但你身邊真的有朋友會每個細微點也認真和你討論?如果你能代入對方的處境,你便會明白這今晚食咩問題對他當時是有多大影響,但一般人卻會以輕鬆態度對待他的煩惱! 在此感謝客戶們和我分享他們的經驗。今天的短文用意不是要強調教練服務有多厲害,唔用係你嘅損失。只想透過分享這些資訊來讓品客們了解,事情不是單向的,進步是由自身踏出第一步開始。如果你足夠想成功,任何途徑你也會願意嘗試。此刻你覺得無需要主動出擊,是基於你覺得還有其他選擇,但每天的勞勞碌碌只証明你在努力,...

It is obvious that we can no more explain a passion to a person who has never experienced it than we can explain light to the blind

圖片
有一位年青人,他感到生活很累,覺得不受他人理解,沒能得到他人的賞識。於是他到村莊尋求村長的意見。村長跟年輕人說:這裡有一個籃子,你沿著河邊一路上山,沿途見到喜歡的石頭便拾起來,我會在山上等你。 年青人拿著籃子,看村長慢慢地步向山上,他也開始沿著河邊尋找有特色的石頭。有的顏色鮮艷,有的形狀特別,有些有特別的花紋,各色各樣的石頭。年青人還未到達山腰便已經把籃子裝得滿滿的,期待著到山頂和村長分享。 路途越來越崎嶇,重重的籃子讓年輕人寸步難行,大汗踏細汗的青年開始一點一點的把石子拋到河裏。這顏色好像重複了,這石子也沒有多特別,等等的想法讓石頭數量快速地減少。籃子變輕了,年青人腳步也越來越輕快,轉眼間便到達山頂和村長會合。 村長問年青人,怎樣,有發現什麼特別的石頭可以和我分享嗎?年青人很興奮的分享沿途見到各色各樣的石頭,正想從籃子拿給村長看時,才發現他為了減輕負擔已把石子全拋回河裡了。 相信品客們也能理解村長的用意。每夥石頭也是比喻作人生經歷過的種種不同事情,我們會因為不同原因而把時間和精力投放進去,但當遇到困難又很快地把目標轉到其他的事情上。最後每件事情也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究其中。確實我們不會一開始便能找到自己最擅長、最喜歡或最想做的事情,因試錯是人生必經階段。重點是我們放棄是基於覺得不適合自己,還是因為太幸苦而放棄?這往往只是一線之隔! 不知品客們籃子裏有多少石頭?上一次你把石頭拋回河裏是基於什麼理由?有曾為失去的石頭而感到後悔?如果你還未發現值得你收藏的石頭,或許我們可以為你提供協助,歡迎聯絡一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