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月,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There is no failure except in no longer trying

工作順利是運氣好,工作低潮時是運氣差!品客們曾會有這樣的想法嗎?有時我也會懷疑順利與否真的受運氣影響。因為失敗時往往是你非常努力後的結果,但成功的時候又好像沒做什麼就成功了。大家有這感覺嗎? 其實我較相信成功是基於努力。你多次失敗,之後成功,表面上成功與失敗的事並沒有重疊位。他們可以是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服務或產品,甚至在不在同的地區。但你最後的成功是基於你多次失敗後並沒有放棄繼續努力,所以你得到成功。就算當中真的受運氣所影響,你也需要不斷嘗試,才會遇上好運的到來。因為運到是沒有人會通知你的,明天可能就是你的幸運日,但你因為昨天失敗而怪罪於衰運然後決定停止嘗試,結果你錯失了好運的到來。 或許品客們會相信是吸引力法則?吸引力法則的說法是,當你不停向宇宙發送你想要的信息,最後你便可以吸引過來。但發信息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嘗試和行動。所以不要抹煞自己的努力,更不要因一時的失敗而放棄。我們應該因失敗而更努力,因為在失敗時放棄就是永遠的失敗,而失敗後繼續嘗試就只是尚未成功,你並沒有失敗!

Be who you are and say what you feel because those who mind don't matter, and those who matter don't mind

今日給品客們分享一篇真正的短文,因為真的很簡短,但內容很值得細味。 最近在網上看了一段約一分鐘的影片,背景是在外國的超級市場。當中有位女士在付款時不是用現金、信用卡或手機程式,而是用她的掌心。整段影片就是講解她如何登記用掌心付款的過程。 不知品客們聽到用掌心付款後有什麼想法?嘩,科技又進步了。嘩,以後就算唔記得帶手機都唔洗怕了。嘩,將來打劫會唔會唔係搶錢而係斬手。不知有沒有說出你的想法?在看完影片後我讀了附隨的一句描述:「信用卡公司又開發了一個新的陷阱」。當時我真的想不到會出現這樣的一句描述。 再看一下才知道發文的是位銀行從業員。其實同樣事情在不同人眼中看到的也會是不同的意思,所以在讀到描述時對我是有點驚訝。今天短文只是想帶出一個信息,多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我們才能真正地去和對方交流。

Motivation is what gets you started. Habit is what keeps you going

圖片
年初這個時機給了我們最好的動力來作改變,培養新習慣,和重新開始。雖然很多時只是三分鐘熱度,但只要把握著這小小的熱度,確實能讓我們走出一大步。今天就來分享如何養成好習慣,只需一時衝動,配合一些步驟和計劃,或許你就能成功。 先來分享幾個造成我們不能持續堅持的原因:期望過高,自我要求太高,缺乏具體的計劃和行動等等。三分鐘熱度往往是基於一時的想法,衝擊和第三者的影響而作出的反應,所以會缺乏太多的考慮和計劃便開始進行,但這也不是做成失敗的最大原因。我們不能堅持三分鐘熱度主要是過度的期望。例如很有衝勁地開始運動減肥,一心想著最終成果來進行,但目標卻總是遙不可及。只付出但沒成果,動力就很自然地減退,最終只落得放棄收場。 以下分享三個有助我們把行動變成習慣的方法: 1. 降低要求或期望,反過來說,給自己失敗的空間。大部分人定義習慣為每天都做,更怎是定做多少和多久,這都會創造無形壓力,而不是動力。好像每天閱讀半小時,每天背二十個生字。聽來確實不是很難做到的事,但每天也要做,我們真的每天都有時間和心情來完成這些事嗎?只要其中有一天沒做,我們便會給自己掛上失敗的稱號。如果真的有其他緊要事需要處理而出現連續幾天不能進行,這基本上已給了自己藉口放棄,因為你會感到自己無能力維持下去了。所以請除去「每天」這個可能導致你很大機會失敗的因素,可嘗試定每周三次或四次,容許自己有偷懶或因其他事務而不能進行的機會。還有時間和數量也是同樣道理,為什麼要閱讀30分鐘才是閱讀習慣?有時間,有心情大可閱讀多於這個時間,相反小於這個時間也是閱讀。所以給自己一個更易實踐的計劃,就算只閱讀了一頁,怎至是一行,只要你有抽空去閱讀,你便已達到了所定的閱讀習慣目標。 2. 為目標而作好準備,不要一開始便馬力全開。在給自己訂立培養某個習慣的目標前,先給兩至四個星期時間來嘗試和檢視實際進行時可能遇上的問題。如上面的例子是培養每周三天的閱讀習慣。實際進行後發現你會因為工作太繁忙,基本上只有周末才有私人時間,那訂立三天這目標基本上是不實際的想法。所以經過測試和體驗後你將能訂出更切實可行的習慣。 3. 為自己的成功而驕傲,無視一刻的失望。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用方法記錄你的過程,例如在日曆上畫星星表示那天你已執行所定的目標,相反如果未能實行就無需作任何標記。這些記錄都是你成功的印記,當你回望時將能給予你動力繼續前進,而你也會為了能畫上星...

Never confuse the size of your paycheck with the size of your talent

有句說話「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這絕對是真實情況,今天就來分享一段小小的報導。 在紐約地鐵站一角,有位年輕人在拉小提琴,期間有好幾位過路的停下欣賞,給予掌聲和打賞。經過約45分鐘的演奏後,年青人獲得了約30美元的打賞和十數人的掌聲。 其實這名青年是著名小提琴家Joshua Bell。在地鐵站,Joshua用了一把價值 350 萬美元的小提琴演奏了有史以來最複雜的曲子之一。在地鐵站演奏前的兩天,他將在波士頓演奏廳的門卷以平均100美元的價格全數沽清。 從這個報導中,我得到了兩個體會,才能需要在合適的地方展示才會得到相對的應同。Joshua絕對是才華洋溢,但地鐵的過客大多沒有能力認知他的才華,出現對牛彈琴的情況。另一個體會是我們太小去關顧我們身邊的人,使我們未能發現出他們的才能。相信如果地鐵的乘客只要願意放慢腳步給予時間聆聽Joshua的演奏,他們同樣能發現他那出色的表現。 如果今天你感到懷才不遇,試著去尋找真正能發揮你潛能的舞台,大多的情況不是你能力不足,只是身邊的人未懂得欣賞你的好。如果你還在煩惱不知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是什麼,還未找到發展方向,可以聯絡我們尋求協助。教練服務助你睇清前路,開拓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