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2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It isn't the gift they gave but the impact they made

因為疫情和種種原因,有好幾年沒有參與聖誕派對,讓我也差點忘了在沒特定對象下選購聖誕禮物的那種頭痛和無從入手的感覺。其實選購禮物心態各有不同,你又是以何種心態選購今年的聖誕派對禮物? 從觀察中,禮物選購者通常可以分幾類:就手型、實用型、奢侈型、玩味型、參與型、另類型、喜好型等等。 就手型:這類朋友會拿自家公司或自己屋企的物品來作禮物,可說他們求其,無誠意,也可視他們慳家,或單純是對交換禮物的活動沒什麼興趣。 實用型:如字面所講,就是送日常會用到的物品,意圖是好的,因為不想他人拿了無用的東西回家,但他們並未考慮到如果是日常用品,對方大概就已經有了,真的有需要再多一件? 奢侈型:雖然大部分交換禮物的活動也有價格範圍,但這類人基本上是不理會價錢,就是買一些超額的東西,沒有說貴野就是好,但當場會帶來一定反應確是事實。 玩味型:也稱他們為自娛型,買一些很出位的禮物,例如早年在網上見到有米,紙巾,性商品,今年有麥記醬汁等。好像很有趣,但收禮物的人不一定能享受這些惡作劇般的玩笑,所以是自娛成分較高。 參與型:像就手型,他們或許真的沒找到交換禮物活動的趣味,所以他們會選擇一些不過不失,中規中矩,收到唔會讓你驚喜,也不會使你發爛渣的禮物。 另類型:這個與玩味型最大的分別在於他們選的禮物雖然破格,但卻有考慮收禮物者的感受,是很極端的有部分人會喜歡和驚喜,但也有部分人會覺得是無謂野。 喜好型:送自己喜歡,自己想買的東西。很大機會讓收禮物者喜歡,因為朋友大多有相同喜好,是有心的懶人。 大家會是哪類型的禮物選擇者?還有很多類型未有列出,大家可以在留言中分享下你身邊的朋友是怎樣選購禮物交換的禮物。品客們,今年你收到什麼聖誕禮物呢?能否從禮物中讀出你朋友的心思?

How we think shows through in how we act. Attitudes are mirrors of the mind. They reflect thinking.

想信在過去的過多月很多朋友都因世界盃而缺乏睡眠,而賽事完結後最多人討論的是美斯終於完夢了。這確實比只是阿根廷奪冠更意味深長。 自問不是球迷,我說不出美斯在球場上有多厲害,但從新聞中能看到他多關懷隊友,多熱愛足球。我能相像在更衣室教練必定多次用他來激勵球隊,因為大家都希望助他完成夢想。 各位領導們,你有沒有好像美斯一樣關懷你的團隊?有沒有以身作則地為工作和團隊作出貢獻?你是只講不做,還是大家的榜樣?管理不是單純的指揮工作,想下屬為了你而付出,先問自己你為他們付出了什麼。教練式領導傳達的是威信式管理,而非威權式領導。你在員工和下屬心目中是一個什麼類型的領導?這將影響你得到什麼的回饋。

Try and fail, but never fail to try

品客們喜歡麥記嗎?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討厭這家餐廳的食物,或許喜好程度會有不同。今天短文不是賣廣告,只是這家餐廳最近推出了一些東西讓我覺得很匪夷所思,引出了一些想法來和大家分享。 在我的認知,運動是不應該在飽肚時進行的,如果這是正確,為何這家餐廳會在店內設置健身單車?當然這是噱頭,是市場推廣,背後必定有原因和概念。但這是冒着危害客人健康而設的東西。或許這說法有點誇張,但萬一客人在餐後因踩這部單車而感到不適,是誰的責任? 在看到這新聞後,我的第一反應是咁都得?第二反應是真係無野唔得!這道理其實可以放在任何的工作上,因為問題永遠不是出在想法好與壞,只是我們有沒有運用合適的方式來展現。以麥記這麼大的公司,要做一樣完全反傳統的事情,必定是經過多重審批,而最後能通過也必定有其獨特之處。所以品客們,你的理想並非吹毛求疵或不設實際,你有理想已經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現在嘗試用不同方法,不同形式展現出來吧,最終你會找到讓你達標的道路。試了很多?但還有很多未試呢!

Success consists of going from failure to failure without a loss of enthusiasm

品客們在奮鬥路上,有沒有遇過一些看似沒有你這麼出色,表現也不及你優秀的人,但他們卻在做著你所追求的工作,過著你理想的生活? 我能推斷大家可能即時會聯想到,這些人是有良好背景、好運、識擦鞋等等的較負面想法。但你又有無想過,以上原因也只能提供一個入門的鎖匙,並不會持久有效。當然如果你講到是某某富豪的子女這麼極端例子就無話可說,我指的是一般情況。 這些大家視為有背景、好運、識擦鞋等等的人,能持續向上其實是有原因的。首要條件當然不能抹煞佢哋是有能力者,只是其他因素使我們沒有留意到他們的實力。但更大原因是他們對自己能夠成功的信心。由於他們贏在起跑線,所以令他們把自己睇高一線,而這小小的差異卻做成巨大的影響。 所謂輸人不輸陣,自信心絕對能左右一個人能否得到成功。但我們如果不是贏在起跑線,哪裡找來成功的自信?其中一個很重要能讓我們有自信的元素就是確定性。如果我問你1+1等於多少,你絕對可以很有自信地給我一個正確的答案。如果你對自己的事業取向、目標和願景也能像回答這數學題一樣確定,你絕對是一位有自信的人。因為你對自己想得到什麼,要做什麼,和怎樣去做也有清晰的藍圖和計劃。要找出以上問題的答案是有方法和步驟,如果你還在疑惑中,可考慮透過職涯諮詢來得到協助。有興趣的朋友可聯絡查詢正在舉辦的年未優惠,希望我們能協助你在來年踏上更大的舞台,讓你能更接近追求中的理想生活。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品客們看上周的短文了嗎?還記得文章結尾的問題?唔記得或未睇嘅朋友快啲去重溫一下先,因為今日將會為你解答。 問題的答案是 - 因人而異…先不要關機,讓我解釋一下。因為在不知來龍去脈的情況下我真的無法給出答案,就好像你叫愛因斯坦比條數學方程式你,你都要講清楚你要計條咩數佢先寫到比你。所以在未同你交談前,我又怎幫你搵到你追求緊什麼! 雖然我呢刻比唔到答案你,但我有個解決方案給你。如果你對自己的事業方向有懷疑,或者連方向都未有,怎至還未開始你的事業,可考慮職涯諮詢規劃!什麼是職涯諮詢規劃? 概括來說,職涯諮詢規劃分成三個階段: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實踐藍圖。職業定位會搵出當事人的內在和外在要素再進行評估,當中包含價值觀、取向、興趣、家庭、現況及各種因素等等。在得出基礎方向後,會劃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規劃,等同於一至三年、三至五年和五至十年的目標和計劃。最後的實踐籃圖會再細化為年、月、周和日的任務和行動。有什麼是你需要做,想要做,同必須要做的事?這不限於學習和工作本身,還包含滿足某些個人需求和慾望的計劃等。 發文時剛好踏入今年最後一個月,相信大家已開始為來年進行各種計劃。所以我們計劃推出年未優惠,希望可以幫助到一些在過去兩年因疫情而受影響,或失去了方向的朋友尋回正軌。詳情可聯絡作進一步了解。